无界共生/消费变革 中国汽车逆势而上 – 汽车世界

无界共生/消费变革 中国汽车逆势而上

[本站 行业]  所谓危中有机,关键要转危为机。肆虐全球的疫情还远未消散,全球经济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尽管受芯片短缺影响,但中国汽车市场仍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累计销量超过1200万辆,同比增长25.6%。其中,新能源汽车的表现愈发亮眼,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120.6万辆,相当于2019年全年的销量。新能源汽车消费已由过去的政策动向市场驱动加速转化。

在此之际,快速崛起的新贵们、不甘人后的传统豪强,正在无限拓展着汽车产业的边界。2021年8月19日,2021中国汽车新消费论坛以“云端”形式,围绕“无界・共生”主题,突破汽车行业边界,以更高的视角,解读汽车变革下的危机与机遇。

本站

■市场潜能不可低估 行业“堵点”待打通

“中国汽车行业的上下游企业,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态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消费市场蕴含着巨大且不可低估的能量。”本站董事长兼CEO龙泉做出了展望。

从传统主机厂到造车新势力,从汽车供应商到刚刚入局的跨界企业,汽车产业中每个主体都在挖掘消费变迁带来的新需求,打通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直联互通,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本站

推动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核心力量来自哪里?来自消费市场的变革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强调,为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强化创新驱动,催生消费需求,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协同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深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推动5G、LTE、V2X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等。

本站

“当前,我国汽车消费市场正向品牌化、差异化、定制化、细分化方向迈进,但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二级巡视员陈平指出,“在汽车使用环节上,虽然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制约,但从生产供给端来看,还存在着供需错配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汽车产业生产端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需求端,新能源汽车还存在着里程焦虑和对行驶安全的担忧。在二手车市场上,成熟汽车市场的国家二手车与新车销售量的比例一般在1.5:1以上,我国刚刚达到0.65:1。陈平认为,交易的不便利、车辆信息的不透明等问题,制约着二手车市场的潜力释放。此外,在报废车市场,散、小、落、差的经营格局,尚未得到根本的转变。新能源、报废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制约着我国汽车全产业链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本站

用10万样本/1亿行为数据洞察消费趋势

论坛上,《2021中国汽车消费洞察报告》重磅发布。本站收集了10万个消费者样本和超过一亿的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和总结汽车消费新趋势。

首先是车市触底复苏,在智能化、电动化加持下迈入新增长阶段。

本站副总裁周游特别指出,今年的新能源行业景气指数(百人会与本站联合发布)一直处于较高的热度阶段,最高到达113,这是近5年以来的最高点。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比增长2.6倍,渗透率也从2020年同期的5%,提高到今年的13%。

本站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本站联合发布的中国汽车消费质量指数显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质量实现了持续的提升,以销量主力纯电动车为例,纯电动车整体消费质量稳步提升。三年来,微小车型、紧凑车型、SUV这三个车型的增长率均在40%以上。

在周游看来,新能源景气度高可带来正反馈,促进新能源企业进一步加大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投入,从而推动产品品质与消费质量的进一步升级。

本站

另一方面,用户结构正在变迁。当前发生剧烈变革的消费群体有两个:一个是年轻人,另一个是女性消费者。

根据本站的数据,30岁以下的用户已经占到了三成,汽车消费人群正在持续不断的年轻化,30岁以下的年轻化用户的比例从2017年的19%到达2021年的30%,这增长了11个百分点。

本站

在产品与技术层面,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品质需求,是否与车企的研发进展匹配?

根据本站近两年的调研数据对比,在续航水平上,主流500公里的续航仍然最重要,占比例最多,但这方面的需求在下降,而800公里及以上的高续航用户需求正在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部分车企对于超高续航产品的营销,拉高了用户的预期。”周游分析道。

在充电设施上,用户最能接受两公里以内的充电设施布局,而在充电时长上,快充30分钟、慢充2-4个小时则是用户的核心需求。

本站

另外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是智能化。50%-60%用户关注智能网联相关配置,如驾驶辅助影像、HUD抬头显示等。这说明智能化已经成为用户购车的一个基本考量因素。

“在新技术的布局上,目前各类品牌的投入差异蛮大。”周游坦言,“在今年上半年上市的新车中,可发现中国新势力品牌在智能网联配置上的投入非常积极,智能网联标配率比肩原来的豪华车型,而海外主流品牌投入则略显不足。”

面向车企变革 独家放送经营力评估秘籍

过往的企业经营力竞争评估体系,往往是以产品为核心。在这个汽车充满变革的时代,这一体系需要重构。主机厂如何能重新认知自我,明确在未来的发展路径和优势?

本次论坛上,基于本站大数据以及德勤中国的行业经验,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新一代企业经营力评估体系”正式发布。在了解这个评估体系之前,我们要清楚影响影响企业经营力变革特征。

本站

周游列出了一组数据。其一,豪华车的市占率从2015年的6.1%,攀升到现在的18.2%,并有望在2025年到达22.4%;其二,新能源车的年销量今年有望突破200万辆,并在2025年突破600万辆大关;其三,智能互联的渗透率从2015年的7%,跃升至现在的42%,并有望在2025年提升到85%。

在行业趋势变化的同时,用户行为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汽车市场正从过去的“产品驱动”逐步转变为“用户驱动”,汽车市场的关注点也逐步从仅关注“车辆价值”向“用户生命周期价值(CLV)”全链条转变。

因此,新一代车企经营力评估模型,以本站行业大数据及调研信息为基础,结合德勤中国团队相关的行业分析,从产品、价格、渠道、营销、服务运营、生态运营及用户运营这7大方面进行全新视角的评估及分析。

本站

通过综合分析来看,本站发现,新势力和传统品牌在新能源板块的交锋很有看点。

“造车新势力在品牌建设方面,充分体现出一个后发优势。在产品力、价格策略、服务运营质量方面,持续创新引领潮流,但他们在布局渠道这方面略显不足。”周游称,“相比之下,传统品牌的新能源板块,在渠道布局方面有一定的先发优势,但若想进一步取得突破,则需要转变思路,勇于破圈,寻求出路。”

本站

经过评估模型,在一些细分市场领域,本站得出四大发现。

发现一:海外主流品牌的燃油板块――“太难了”。海外主流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高速发展时期。但近年来,受到海外豪华品牌产品下沉和中国品牌品牌向上的双重挤压,发展前景晦暗不明。

发现二:海外主流品牌的新能源板块――“阵痛期”。整体看,豪华新能源品牌产品过关,但在市场营销和用户运营方面存在短板,致使整体用户接受度不高。当前,主要通过降价提高销量,因此在价格策略方面也表现得不如意。

发现三:海外主流品牌新能源板块――“缺少触电感”。在策略上,海外主流品牌的产品处于“油改电”状态,与造车新势力的纯电平台存在较大差距。另外,与燃油车相似的服务体系也致使其在用户运营和生态建设等方面难以有所突破。

发现四:中国传统品牌新能源板块-“努力破圈”。中国传统品牌(区别于造车新势力)新能源板块整体得分不高,各车企差异较大,其中头部品牌可与新势力车企较量,但在营销渠道多性和渠道覆盖能力仍有待加强。在品牌向上的过程中,还需要在服务运营质量、生态运营方面补足短板。

引领高端/突破窗口期 中国车企这一步如何迈出

《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初衷,寄希望于中国汽车行业能与欧美日达到同等地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导王小广认为,达到这个目标差距还很大,特别在品牌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王小广自2008年起开始研究改革汽车合资模式。理论上来说,800万辆的产能就应该出一个世界性的品牌。“但从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2500万辆)来看,我们没有出现一个世界性品牌,半个也没有。”

本站

自主品牌如何在现有世界汽车格局上实现突破?打响品牌向上攻坚战。

对于汽车品牌高端化,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亦功从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一是产品和技术的高端化,我们一定要有能力,比肩全球高端品牌的产品和造车技术;第二是营销生态的高端化,要做合作共赢的生态圈层,打造全新的出行模式,将品牌文化融入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是用户体验的高端化,要为用户带来美好生活,与美妙出行的极致体验。这意味着汽车品牌高端化,不仅是要提供高端的产品,更要提供以产品和技术为依托,能够满足用户出行需求。

“中国品牌高端化这条路并不平坦,面对的挑战也依然严苛。”刘亦功表示,“一方面,中国汽车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认知还处在提升阶段,对标百年以上的汽车品牌,中国汽车制造业几十年的历史仍然略显单薄,中国车企的品牌价值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我们的产品战略、营销思路以及运营模式,匹配品牌高端化的要求仍显稚嫩。”

本站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表示,作为一个从业20多年的老营销人,一路走来被问最多的问题是,如何看待一次又一次新势力与汽车产业所产生的碰撞。

本站

业内有观点认为,合资品牌在积极布局智能化和电动化,留给中国品牌的窗口期只有1-2年时间了。对此,林杰表示对吉利、领克产品很有信心。“我们很多换购和增购的用户都来自于合资品牌,比如,领克01有65%的用户就来自于主流的海外品牌。增购或者换购给中国品牌留下了窗口。”

林杰认为,与其说海外品牌留给中国品牌的窗口期,或是新势力留给传统车企的窗口期,不如说是整个汽车产业共同面临的窗口期。碰撞的结果不是谁消灭了谁,未来的中国汽车的产业格局,一定是多方参与、竞争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0)

本文由 汽车世界 作者:汽车世界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